4月22日上午,作为第六届大学生读书文化节系列活动之一的《向忱讲坛》拉开了序幕,图书馆特别邀我校中国文化与文学研究所副所长,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贺绍俊教授在本届文化节启动仪式后与我校师生共同分享《平凡的世界》的魅力。副校长夏敏教授、党委宣传部部长张艳伟,学生处处长刘亚军及各院系的师生现场聆听了讲座。
贺教授从路遥生平谈到创作《平凡的世界》的过程,并引用不同层次读者阅读《平凡的世界》的感言,阐述作品让读者感动的原因。贺教授提到,书中对人物的描写很让人感动,孙少平、孙少安不断拼搏的人生,让人读起来荡气回肠、鼓舞人心,是激励读者的楷模。
随后,贺教授介绍了励志小说的共性,并指出《平凡的世界》与其它励志小说的不同之处。他认为从励志的角度《平凡的世界》更具魅力:一是作者的真诚和诚实。路遥用真诚的态度表达自己在人生磨难中体验,抒写对世界的认识;二是路遥写的是平凡人的平凡人生,写的是平凡人有不平凡的理想。没有大爱大恨却能体现人生追求,让读者感到亲切可信。贺教授指出,《平凡的世界》之所以能持续发挥作用,是因为路遥的创作在受新的文学浪潮冲击中,始终能坚持传统,深刻塑造人物、描写细节及清晰的阐述故事,充分体现了小说传统现实主义的深厚功底。
最后,贺教授肯定了《平凡的世界》真实描绘了80年代农村的画卷,也体现了路遥对人生的思考。同时也指出了其在文学价值和文选独创性上的不足。期望未来将不断出现优秀的文学作品,促进社会进步。在互动环节,贺教授认真解答了师生们的提问,就书中的人物描写、苦难的描述及到达励志的效果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不知不觉一个半小时的讲座已结束了,但大家还都意犹未尽。贺绍俊教授的报告深入简出,引据经典,使与会人员深刻的体味到《平凡的世界》的魅力,感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贺教授在文学领域的深入研究以及他平易近人的讲座风格都彰显其了大家风范,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贺绍俊教授的首场报告,也将本届文化节系列活动直接推向一个高潮。
【专家简介】贺绍俊,男,1951年出生于湖南长沙。198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沈阳师范大学二级教授,中国文化与文学研究所副所长,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曾任文艺报社常务副总编辑,《小说选刊》主编。专业为中国现当代文学,主要从事当代小说研究和批评以及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研究。主要著作有《文学的尊严》《文学批评学》《中国当代文学图志》《铁凝评传》《鲁迅与读书》等,在《文学评论》《文艺研究》《文艺争鸣》《当代作家评论》以及《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文艺报》上多有论文及批评文章发表。其学术著作和文章曾获过鲁迅文学奖、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学术奖、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奖、团中央五个一工程奖、冰心文学奖等奖项。
.jpg)
